找到相关内容1027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家七宗的般若思想

      六家七宗的般若思想 黄忏华   一 总说   东晋时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各出异义。僧肇在他所撰不真空论中,归纳作心无、即、本无三义;刘宋建康庄严寺昙济扩充作本无宗、本无异宗、即...公明本无者,一切诸法本性空寂,故云本无。此与方等经论,什肇山门义无异也。”这完全合于般若性空,不过语法上有点含糊罢了。   3.即色宗 昙济关于即色宗的说明不传。依僧肇即色义是说,无自性即是空,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591610.html
  • 瑜伽行派早期之有无说

      一、言说与有无   在阿含佛教与部派佛教中,有与无都是直接就具体法而言的。比如说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具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之共相,其中的无我相,是说明五蕴皆是无我的,或者说非我的。说五蕴非我...空者无有文字。文字本空,其为空者无有名字。”[1]   此中,将一切法区分为两类,即世间法与出世间法。世间法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(“痛痒思想生死识”)所摄,五蕴唯...

    周贵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3474009.html
  • 五蕴皆空”的内涵

    聚集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粗色、细色等统称为,因此色蕴是的总和,在这里相当物质,我们对物质的认识,不外乎从形状(形色)和颜色(显色)的色相上,因而佛家称物质曰;受蕴,受是接受领纳的意思,当...义,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。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,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。 五蕴,是佛家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简单归纳和说明。为了说明“五蕴皆空”, 《心经》上用“不异空,空不异色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5155951.html
  • 我们是五蕴吗

    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。   ,rupa,受,vedana,想,sa??ā,行, sankhara,识,vi??ānam。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‘我’或‘我的’个体的五部份。   一切我们当成是‘我’或‘我的’诸‘’;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,不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或未来的‘’,或从空间上来探究,不论内、外、粗、细、美(高贵)、丑(低下)、远、近的‘’;若正确地观察它们,皆是‘’,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0039429.html
  • 《百法明门论》思考题

    有几义?  6。何谓心所法?具何义故称心所法?  7。相应之义有几?一一述之。  8。何谓色法?  9。何谓有对无对?  10。何谓不相应行法?  11。何谓无爲法?  12。五位的次第是如何排列...?  28。色法有几?色法何义?  29。论曰“有质碍之,有顔色之。”前是否即是后?  30。无表色以何爲体?何以名?  31。何谓定自在所生色?  32。何谓不相应行法?此有几种?  33...

    多宝讲寺函授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647992.html
  • 中国最早的佛教学派—“六家七宗”

    幻化宗;支愍度、竺法蕴、道恒的心无宗;于道邃的缘会宗。以上七宗当中,本无、本无异二宗可作一家,总为六家;如按宗计算,可作七宗。其中影响较大的只有本无、即、  心无三家。  本无宗认为世界万有,本体为空...的“能生万物”的方面。(据《名僧传抄·昙济传》、  安澄《中论疏记》等所引有关资料。 即宗认为世界万象皆由因缘条件和合而生,既然借助因缘才生,故无自性,就是  空,支道林《即色游玄论》说: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3855024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的启示

    犹如虚空,不和诸色;若和合者,同于变化,始终相成,生灭相续,生死死生,生生死死,如旋火轮,未有休息。阿难,如水成冰,冰还成水。汝观地性,粗为大地,细为微尘。至邻虚尘,析彼极微。边际相,七分所成。更...合时,合非空;若空合时,合空非。色犹可析,空云何合?汝元不知如来藏中,性色真空,性空真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;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...

    许锦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4040948.html
  • 且让眼盲胜心盲

    且让眼盲胜心盲   黄书玮 (马尼拉传真)  盲胞(视障)毕生处于无光、的黑暗世界中,无法对任何实体做真实的描述,才会有“瞎子摸象”各说各话;“睁眼说瞎话”不负责任;“问道于盲”搞不清楚方向等以盲...驱遣。但往往我们凡人却反其道以色身引导知觉性,才会有生灭;若无形,有知觉而无生无灭者即心法是也。若有形而无知觉者为色法,我们常以四大假合之身为我,所以永远不能超离生死苦海,实在很冤枉,要知道色身只是...

    黄书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052100.html
  • 唐代三高僧对真唯识量的疏解

    说:  此云“自许”,不简他许,以他亦许极成之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。彼云自许即简他许,以他不许我为德所依故,故不例也。  因为文轨法师并不是专门来解说真唯识量论式的,而是在解说《因明入正理论》的“虚空...式子只是自比量,这才引出了玄奘法师的真唯识量论式。这里笔者所引的文轨法师《庄严疏》的引文,意思就是说,真唯识量论式中因支的“自许”,是不简他许的,因为对方也承认极成之是初三所摄,而且不为眼根所摄,而...

    刚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3338826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三)

    欲界天⑥身,若不令人见,则不见也。色界诸天⑦,於欲界天亦尔。又如欲界人,得色界禅定⑧,有大神通,而余人不见,以微细故。又如禅定生无数,虽常随人,而不可见。虽有而微,徽故不现。菩萨四大五根,复微於此,凡夫二乘,所不能见,唯同地以上诸菩萨,及可度者,乃能见耳。   又如变化法中说,欲界变化,依止欲界四大;色界变化,依止色界四大。菩萨法身如是,似如变化。然别自有微细四大五根神通,非可以三界系心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6.html